在实际应用中,电子系统会遇到一些具有超低压差的BOOST转换器,例如USB供电的系统。
考虑到USB线上的电压降,将使用升压型BOOST转换器来增加电压。
至5V以上,例如5.15V,5.2V或5.25V。
通常,由于输出负载和主机USB电源管理功能的差异,USB端口的电压会在4.75V和5.1V之间波动。
对于从4.5-5.1V输入增加到5.15V输出的BOOST转换器,当输入为最高5.1V而输出为5.15V时,设计将遇到一些问题。
在本文中,我们将讨论这种转换器的设计,并给出相应的计划,以便为电子工程师提供一些设计指导。
& nbsp; 1超低压降Boost转换器的设计问题传统Boost转换器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。
功率MOSFET是主开关管,D是输出升压二极管。
如果用功率MOSFET代替二极管,则它是一个同步Boost转换器。
图1:升压转换器当开关管接通时,电感器被激励,电感器电流线性增加存储的能量,输出电容器提供所有输出负载电流。
(1)当开关管关闭时,电感器被消磁,电感器电流线性减小,输入电源和电感器为输出负载提供能量。
(2)从上面的两个等式(1)和(2),我们可以获得:(3)如果Vin = 5.1V,Vo = 5.15V,VF = 0.4V,我们可以得到:D = 8.1%。
在电流模式的BOOST转换器中,电流检测信号具有一定的延迟。
同时,为了消除由前沿上的电流尖峰引起的内部信号的误操作,电流检测信号通常具有前沿消隐时间LEB,其也由PWM控制器固定。
最小接通时间[1]通常在50-250nS的范围内。
如果BOOST转换器的开关频率为1MHz,LEB = 100nS,则从5.1V到5.15V的导通时间为= 81nS,小于系统的100nS值。
此时,在每个导通周期中,输出电压都会急速上升。
当该值达到较大值时,PWM控制器将进入脉冲跳跃的工作状态[2],如果采用BOOST转换器,则输出电压纹波非常大。
没有输出过压保护功能或此功能的保护时间过长,输出电压将过冲。
否则可能会损坏后面的芯片。
& nbsp; 2解决方案由于PWM的最小导通时间是系统的固有值,因此无法更改。
从公式(3)可以得出结论,增加占空比或降低开关频率可以增加最高输入电压下的导通。
导通时间Ton,因此实际最小值Ton大于系统固有的最小导通时间Ton(min),因此输出电压始终在可调范围内,系统不会进入脉冲跳跃模式。
如果可以从外部设置Boost转换器的开关频率,则可以调整开关频率。
在某些手持式系统中,通常使用最高可能的开关频率来减小相应电感和输出电容器的体积,从而减小系统的体积并降低系统的成本。
因此,工程师通常不使用低开关频率。
同时,许多具有单芯片集成MOSFET的Boost转换器的开关频率是固定的,以去除外部电容器和IC的引脚。
结果,无法从外部调整开关频率,仅考虑增加占空比的方法。
从公式(3)可以看出,增加VF的值可以增加占空比,然后可以使用图2中所示的方法串联输出一个二极管以增加最小占空比值。
图2:增加BOOST转换器的最小占空比。
此时的占空比为:。
类似地,如果Vin = 5.1V,Vo = 5.15V和VF = 0.4V,我们可以得到:D = 14.3%。
串联连接二极管后,占空比从8.1增加到14.3,导通时间为143nS,大于系统的100nS值。
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增加了一个附加组件,降低了系统效率。
3结论通过在输出端串联一个额外的二极管,可以增加系统的最小占空比,并且可以防止系统进入跳脉冲的工作状态并产生大纹波。
它适用于具有固定开关频率和超低压降的BOOST转换器。
附加的串联二极管会降低系统效率。